推广 热搜: 韩版  还可  格式  氢气  避暑山庄  制作工艺  收购ACF  回收ACF  求购ACF  液压阀 

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方法 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一点辩证法

   日期:2023-04-15     浏览:20    评论:0    
核心提示: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一点辩证法 ——再谈思维培养 新版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思维的问题,个人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接受一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不仅会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也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作

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一点辩证法

——再谈思维培养

新版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思维的问题,个人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接受一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不仅会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也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作用,受益终生。这能办得到吗?我想,这样的观点虽然不会遭到批判,但起码会引起一些人的质疑。

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一定的思想作为指导。前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张翼健先生说:“我们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舍此而无他。任何资产阶级的哲学思想,哪怕是最先进的,任何自然科学的成果,哪怕是最新鲜的都只能拿来借鉴与参考,而不能以之为指导。”生活中充满了辩证法,也可以说是辩证法无处不在,这一点是大家公认的。用这个眼光来看语文课本中的选文,每篇课文都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哲理的光芒。如果我们能将其哲理思想内涵挖掘出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一些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知识,不仅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提高学习效率,更有利于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让学生掌握一点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知识,并不是在课堂上给这些涉事不深的孩子们大讲特讲他们难以接受的抽象理论,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材的具体的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打通其接受的渠道,在他们掌握一点这方面的些理论知识后,安排一些活动,让他们去应用,并逐渐地扩大应用范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说到这,这不能不使我想起多年前上的一节课。

一、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1987年版人教社初中第二册语文课本第四单元选了三篇小说:《梁生宝买稻种》《分马》和《求雨》。在组织学生学习《梁生宝买稻种》一课时,我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研讨:

1.梁生宝为群众去买稻种,属于公出,有旅差费,住旅馆可以报销,但他为什么几角钱的旅馆不住,在火车站票房里打地铺,当时他想的是什么?

2.在饭铺里他没有喝酒吃菜,只要了五分钱的一碗汤面,喝了两碗面汤,吃了他妈给他烙的馍,他为什么这样做?

3.这些表现了梁生宝怎样的思想品质?

学生讨论后得出的答案是:对梁生宝这些描写,说明他是一个勤俭节约、一心为群众办事的好党员。

接着,我又提出了下面的问题要学生讨论:

如果一个内心只有自己的人,与梁生宝处于同样的环境,同样去为群众买稻种,也能与梁生宝一样吗?

学生们的回答是否定的,有的学生还说,这样的人住五角钱的旅馆可能还的要开一元钱的报销发票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告诉学生,对梁生宝的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属于现象,这些现象描写是为了表现梁生宝勤俭节约、一心为群众办事的人物性格。人物的性格就是人物的本质。本质决定现象,现象反映本质。不同本质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现象来看人的本质。学生们明白了这个关系后,我让学生讨论:怎样运用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在阅读中把握人物的性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阅读时要透过人物的现象分析人物的思想本质。阅读是这样,那么我们在作文时该怎样去描写人物呢?学生们运用逆向推理得出结论:作文时,要把握住人物的思想本质,去写由其本质应该产生的现象。

在讲《分马》那篇课文时,我通过老孙头打马的动作,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假象”及“假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这样教学产生了怎样的效果,请看学生写的一篇小短文:

现象•本质

老师曾给我们讲过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这使我知道了:本质决定着现象,什么样的本质就可以产生什么样的现象。因此,我们要透过现象去看本质。我想:如果我们用这个观点来指导我们学习语文,那么,我们就掌握了自学的方法了。

课文中的一些写人的文章,写他们的言和行这些现象,就是为了表现这些人物的思想本质。因此,我们要通过这些现象去分析人物的性格(本质)。如《梁生宝买稻种》一文,写梁生宝“头上顶着麻袋,背上披着麻袋,一只胳膊挟着用麻袋包着的被窝卷”。写梁生宝在面铺付钱的动作,写他在火车站找铺位的细节有什么作用呢?这样就是为了表现梁生宝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本质的。再如《分马》中的郭全海,因为他具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思想品质,所以他才“对自己的事总是随随便便,常常觉得这个好,那个也不赖。”老孙头的“‘玉石眼’一溜烟似地跑了,”他不顾自己的青骒马有驹子,牵出来去追老孙头的“玉石眼”。因此,我们在读课文时要明白,现象是为本质服务的。我们要通过现象去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质。

也有的课文是通过假象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的。如《我的老师》一文,为了表现蔡芸芝老师对学生的爱,作者写她打“我”的动作,用了“轻轻”、“敲”等词。通过这几个现象,不就表现了蔡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和爱护了吗?再如《分马》中老孙头打马的动作,“跑到柴垛边,抽根棒子,棒子举到半空,却扔在地上。”这都生动表现了老孙头对马的爱,从反面写人的假象,有时比用真象表现的艺术效果更好。

把握住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不但可以使我们深入的理解课文,也可以指导我们去写作文。我们写记人的作文,要先把握住人的思想本质,然后再写由他们的本质表现出来的现象。这样,我们就不会把一个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人写成一个为了个人私利去谋财害命的人了;也不会把一个吝啬的人写成为别人慷慨解囊的人。

分析文章要透过现象去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质,写文章要把握住人物的思想本质去写由本质产生的现象。我们要把这种方法用到读和写上,还要把这种方法用到对社会上的事物观察上,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透过现象去认识社会。

学生通过以上两篇课文的学习,基本掌握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并从中获得了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阅读赵树理《求雨》那篇短篇小说时,就能利用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分析于长水、于天佑两个人物的形象了。

恰巧,舒兰市教师进修学校张校长与几位语文教师来我校听课。在我的备课室里,他们翻看学生作文,他们一边翻看着,一边相互小声议论着,这时,张校长拿着学生一本作文本,问我,李老师,这是你学生写的作文吗?我说这是上周交上来的作文,我还没批改呢。张校长说,初一的学生就能分析人物形象,欣赏文学作品,对高中生的要求也没达到这种程度,你是用什么方法指导学生的?我向他们介绍了教学经过,他们仍然将信将疑,要求我上一节这样的课。我只好让学生向初三学生借来语文课本,自己阅读《变色龙》,分析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学生当堂拿出了作文,张校长感慨地说,别人眼里难以攀登的高山,你用哲学给学生搭了一架梯子,学生轻轻松松地登上了。

有人提出,把打开科学宝库大门的钥匙交给了学生,为何不把铸造钥匙的方法也交给学生呢?铸造钥匙的方法,最有效的工具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学生有了这方面的能力,随处都可以“芝麻开门”。不仅利于他们的学习,更利于他们的成长。

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方法 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一点辩证法(1)

二、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引导学生认识社会

教材中所选的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相当一部分是隔世之作,或是来自不同的国度,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生活体验,难以让学生深入理解。一定的文学作品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反映,学生掌握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可以利用教材所选的文学作品为“窗口”透视当时的社会。就像拿起望远镜一样,拉近了观察目标的距离。这样,不但使学生对作品加深了理解,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学到了分析问题的方法,而且还通过这一扇扇“窗口”看到了他们未曾经历过的社会,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引起他们思想感情发生变化。

学生们生活在新社会,成长在幸福中,对旧社会的阶级压迫、人们的苦难生活缺少了解,所以对教材中所选的歌剧《白毛女》,他们只当做故事去听、去读、去看,从来没有想到产生“白毛女”的那个社会。当学生们认识到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后,有个学生在日记里写了这样的读后感:

不能把《白毛女》只是当做故事来读,不能把杨白劳和黄世仁之间的矛盾看成是个人的恩怨。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阶级关系。黄世仁是地主阶级的典型代表,他们打着积德行善的幌子,干着欺压劳苦大众的勾当。穆仁智说:“县长和咱们的少东家是朋友,这就是衙门口。”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地主阶级与官府的勾结。劳动人民生活在那样的社会里,哪里有伸冤说理的地方啊!这也使我想起了课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的“护官符”。杨白劳的悲剧命运,是那个社会制度决定了的。我如果也生活在那个社会,那么我的命运是杨白劳,还是喜儿呢?”

从这则日记里可以看出来,这个学生已经突破以往单纯的语文学习,而是把《白毛女》放到社会制度这个大背景下来思索了。尽管他们的看法还比较肤浅,但他们看问题的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还是值得肯定的。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资本主义所谓的民主制度、自由竞选缺少正确的认识,我在讲马克吐温小说《竞选州长》的时候,利用现象和本质的观系,以这篇小说为“窗口”,让学生了解高度文明的资本主义大国美国的所谓民主政治、自由竞选。学生们从这篇小说所描写的闹剧中,看到了资产阶级竞选的实质。资本主义社会赖以遮丑的遮羞布,在学生的眼中剥落了,他们辨别真伪的能力也随之提高了。

学生们具备了“透视”个能力之后,回过头来重读《捕蛇者说》《卖炭翁》《石壕吏》,他们的学习就不像以前那样简单地停留在语言文字层面,而是透过这个层面深入到作品产生的时代,把作品放到当时社会大背景上来考虑。这样,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以前比就比较全面、深入了。

对于一些课文,我们用哲学的眼光挖掘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积极因素,以其作为“窗口”,让他们受到教育。以《七根火柴》《老山界》两篇课文为“窗口”,把学生带到长征路上,学生们领略到革命前辈创业的艰难,感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以《挺进报》为“窗口”,面对一个个忠贞不渝、视死如归的革命者,学生的内心世界怎会不得到净化,受到洗礼?以《藤野先生》《地质之光》为“窗口”,促使学生怎会不思考为中华民族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岳阳楼记》为“窗口”,学生怎会不考虑继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高尚思想的熏陶和教育,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自然就找到了落脚点。

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方法 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一点辩证法(2)

三、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学生的学习,也要指导学生以此为武器进行自我教育,增强他们的辨别力,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优秀的品格。课本对学生的学习、成长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从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教材来看,很多篇章都闪烁着哲人的睿智,人生的道理,我们教学的过程中,应给以哲学的解读,更好地发挥课本的影响作用。比如在《俭以养德》一课中,我结合课文渗透了量变到质变的道理,引导学生用这个观点进行自我教育,课后学生写出了下面两篇作文。

这件事小吗

早晨,我去上学,刚走到校门口,只见一个初三的同学,将一个饭团扔到操场中间,便若无其事地向供销社走去,嘴里还嘟囔着,“这臭饭,真难吃……”

我的心一沉,唉!怎么这样不珍惜父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成果!我曾经在一本资料上看到过:一个人一日三餐少浪费一粒粮食,全国一年就节约3240万斤粮食,可供9万人吃一年。如果我们这样节约10年,该节约多少粮食啊!我们这里受了水灾,吃的用的都很紧张,这就更需要我们要节约每一粒粮食。即使富裕了,也不能浪费啊!因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虽身为亿万人民的总理,但生活仍很朴素。他的睡衣补了又补,一双皮鞋修了又修,总理给我们树立了多好的榜样啊!作为90年代的青年人。我们不但要继承和发扬老前辈艰苦朴素的精神,更要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勤俭节约。记得有一次,我将吃剩下的一块面包扔在地上,在一旁的父亲马上把面包捡起来,用手抠去粘在面包上的泥土,吹了吹上面的灰尘,放在柜厨里。吃晚饭时,我看见父亲拿出那块面包,有滋有味地吃着。他边吃边说:“小东啊,这面包来之不易,可不能随便浪费啊!”短短的几句话,象一记记重锤敲在我心上,至今还时常在我耳边回响。

看着脚下的饭团,一个大大的问号闪现在眼前,他扔的仅仅是一个饭团吗?

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方法 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一点辩证法(3)

从烟头到火灾

今年秋天我们家在打稻子时,走过来一个小青年。嘴里叼着烟卷,当烟抽没时,他随手把烟头扔到地上。这时一个人说:“你咋不看场地,就乱扔烟头,万一失火怎么办?”听了这话,那个扔烟头的人好象很不服气,斜着眼睛瞅瞅说他的人,便若无其事地走了。望着这个人的背影,使我想起了去年我们屯由烟头引起的一场火灾。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当人们正熟睡的时侯,忽然一声惊呼:“失火了!”这一声叫喊把我从梦中惊醒,到外边一看,原来是吴家失火了。只见浓烟滚滚,火蛇飞舞,风借火势,火助风威。越烧越旺。有人忙给消防队打电话,消防车及时赶到,才把大火扑灭。一个小小的烟头,险些造成一场火灾。

1987年大兴安岭的火灾,就是由小火引起的。那次大火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茫茫兴安岭,莽莽原始森林,无边绿色成焦炭,不尽宝藏成灰烬,多么惨痛的教训啊!

痛定思痛,我们应该思考些什么呢?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如果对一个小火头不注意,就可能造成大的火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阿!进一步去想,如果一个人如果不严格要求自己,容忍自己的小错误,那早晚要酿成大错误。我在一本杂志上读过一个叫《从车铃到手铐》的故事。故事里说,一个叫张宝贝的,小时侯偷了一个车铃,长大以后,又去偷钱,结果被捕了。当他戴上手铐的时侯,才悔恨当初不应该偷车铃,可已经晚了。

由小引大这类事,在我们的周围还是屡见不鲜的。由此可见,要防止大火,必须慎防星星之火;一个人要健康成长,必须要防微杜渐,在小事上严格要求自己。

两篇作文,一个谈传统美德继承,一个谈修身防微杜渐。两个学生都在进行自我教育。他们认识问题的思路,都遵循着“量变到质变”这一哲学规律。如何继承优良传统、自我教育,选择人生价值取向,量变到质变这一哲学规律在他们的思想上产生了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思想是道,道可生术。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来改进我们的教学,会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风格,创造出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育人的效果,使我们的教学上升到哲理化的境界。学生从小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熏陶中走向未来,会走出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我想这方面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理论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改进语文教学,可以说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遵循的原则。这方面的探索,应该是广泛的,持续的,可惜自己仅做了一点有限而又肤浅尝试,多么希望能听到我们的语文同行在这方面传来的喜讯!

阅读 326

,
原文链接:http://www.8178.org/news/show-35786.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方法 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一点辩证法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标签: 学生 本质 现象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VIP套餐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手机版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