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韩版  还可  格式  氢气  避暑山庄  制作工艺  收购ACF  回收ACF  求购ACF  液压阀 

抗战时期抚顺的英雄人物 铁岭的抗日名将

   日期:2023-04-18     浏览:29    评论:0    
核心提示:历史上来自铁岭的抗日名将,曾攻克平壤城,后含恨去世 中日之间在唐朝时便爆发战争,在之后的历史中,涌现了很多抗日的名将。 李如松将军画像 而这里要讲的这位抗日名将,由于各种原因,对大家来讲,可
历史上来自铁岭的抗日名将,曾攻克平壤城,后含恨去世

中日之间在唐朝时便爆发战争,在之后的历史中,涌现了很多抗日的名将。

抗战时期抚顺的英雄人物 铁岭的抗日名将(1)

李如松将军画像

而这里要讲的这位抗日名将,由于各种原因,对大家来讲,可能并不熟悉,甚至根本没有听说过,但却是明朝抗倭援朝战争胜利的功臣!对于在历史上人抗日将军,我们作为华夏后裔也应给予尊重,也应该让这位将军青史留名。

他就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李如松。

出身军人世家,脾气桀骜不驯

李如松,字子茂,辽东铁岭卫(明朝时期设立的卫所,在今天辽宁省铁岭市)人,他的父亲是辽东总兵李成梁。

年少时代的李如松便跟随父亲李成梁征战沙场,承父荫授指挥同知,充任宁远伯勋卫,后因战功迁升为都督佥事,在著名的神机营担任右副将,历任宣府等地总兵官。

可以说,出生将门世家的李如松的职业仕途十分顺利,很快便当上了总兵官(属于临时派驻军事长官,一般由能征善战的公、侯充任),因此引起了其他人的嫉妒。

有一次不守武将尊文官之惯例,直接和宣府(位于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巡抚许守谦同坐,搞得许巡抚十分不满,后来言官弹劾李如松,万历皇帝念李如松祖上功绩,对李如松始终宠眷,并没有因弹劾而改变,后更将李如松召回任中军都督府佥书。

宁夏之役

万历二十年(1592年),宁夏镇原副总兵哱拜(鞑靼人,东蒙古族)父子与蒙古河套部落勾结发动叛乱,连克中卫、广武、玉泉营、灵州(今宁夏灵武)等城,“全陕震动”,朝廷所派平叛军进展迟缓。李如松率平叛大军抵达宁夏,击败蒙古河套部落,追击叛军至至贺兰山,将其尽逐出塞,剪除了叛军的外援。

抗战时期抚顺的英雄人物 铁岭的抗日名将(2)

明宁夏城遗址

与此同时,各路援军将宁夏城围了个水泄不通,李如松在观察了宁夏城防之后,下令决开黄河,引黄河水入城宁夏城。城内弹尽粮绝,军心涣散,斗志全无,叛军失去外援,内部也发生了火拼。

叛将哱拜在干掉两个属下后向李如松投降,李如松接受了投降,但是尽灭哱拜族,杜绝了后患。至此,宁夏叛乱平息。战后,万历皇帝大喜,李如松晋升中军都督府都督,获得世荫锦衣卫指挥同知的恩赏。

誓师东征

公元1592年,日本关白(丞相)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出动九军共15万大军攻击朝鲜。企图占领朝鲜、征服明朝、向南洋一带扩张。

朝鲜已经和平百年,党争不断,武备松弛,有一句话描述的好“人不直兵两百年”,仅仅两个月时间,日军几乎占领了整个朝鲜,朝鲜三都(京城、开城、平壤)十八道全部陷落,日军一直挺进到鸭绿江南岸。

万历皇帝最初派出了一支三千人的部队,这支部队是辽东铁骑中的一支,但三千人对付15万日军,无论如何也是不够的,最终,在进攻平壤的过程中,祖承训中伏,副将史儒战死,部队损伤惨重。祖承训侥幸逃生。

十二月,万历皇帝命刚刚结束宁夏战斗的李如松为东征提督,公元1592年十二月,李如松率领4万明军(骑兵两万,步兵一万余,弓箭手千余人)誓师东渡,进入朝鲜境内。

平壤战役

次年正月,李如松率兵来到日军占据的平壤城下,平壤城的守将为小西行长,守军不到两万人。

明军总兵力虽然有4万,但实际兵临平壤城下的只有3万人,要想攻克18000名日军驻守的平壤,难度非常大。

但李如松不愧为一代名将,他很快便制定了攻打平壤城的详细作战计划:

蓟镇游击吴惟忠率领步兵当先,辽东副总兵查大受率领骑兵居后,攻击北部要塞牡丹峰;中军杨元、右军张世爵领兵进攻城西七星门;左军李如柏、参将李芳春领兵进攻城西普通门;祖承训率领明军乔装为朝鲜军麻痹日军,力攻城南芦门。

抗战时期抚顺的英雄人物 铁岭的抗日名将(3)

明军攻克平壤

正月八日早晨,明军对平壤的进攻正式开始,主帅李如松亲自督阵,对平壤南、西、北三个方向发动猛烈的攻击。

尽管日军拼死抵抗,对攻城的明军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李如松毫无畏惧,驰骋往来于战场之上,督促明军一刻不停的发动攻击,必须一鼓作气,拿下平壤。

战争进行至中午时,乔装成朝鲜军的祖承训部明军终于攻破城南芦门,含谈门、普通门、七星门、牡丹峰也相继被明军攻占。

小西行长一看形势不妙,连忙率9000名残部退守城北的练光亭等堡垒,继续负隅顽抗!

李如松虽然攻占了平壤,但要想彻底消灭城中顽抗的日军,难度太大,于是他主动放弃对平壤东门的防御,目的很明确,希望日军从东门逃走。

当天夜晚,小西行长果然按照李如松的安排,从东门突围而逃,但李如松早已安排李宁和查大受埋伏在日军的逃跑路线上,一阵伏击混战之后,日军损失惨重,小西行长率领数千残部,仓皇逃离平壤。

至此,平壤战役结束,李如松仅用一天时间,便攻克号称防御坚固的平壤城!

至于双方的伤亡统计,明朝方面阵亡796人,伤1490人,日军小西行长部减员11300余名,仅剩6600人,明朝和日军伤亡比为1:5。

碧蹄馆之战

抗战时期抚顺的英雄人物 铁岭的抗日名将(4)

丰臣秀吉画像

平壤战役后,李如松在朝鲜威名远扬,日军的嚣张气焰被打掉,很多日军闻风丧胆,纷纷南逃。

短短一个月时间,李如松率得胜之师,收复失地五百余里,收复平壤、开城二都及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咸境等五道,很快进入王京(今韩国的首尔)境内。

公元1593年正月二十六日,李如松派遣查大受率3000骑兵南下侦查敌情,结果和日军队加藤光泰部遭遇并爆发激战,明军大胜,斩首若干。

加藤光泰立即向王京的日军总部汇报,日军以为这是明军的主力,因此集结日军第六军团主力、第三、第九军团各一部共36000余人先后赶到战场,准备将这支明军包围在王京以北十五公里一座小山丘上的碧蹄馆。

查大受击败加藤光泰后,有些轻敌冒进,结果在碧蹄馆被日军主力包围,双方展开激战。

尽管日军的人数是明军的数倍,但查大受率领的是李如松手下的辽东铁骑,战斗力强悍,与日军激战一昼夜,依然没有被日军击败!

二十七日,李如松在不清楚日军兵力的情况下,率领1000辽东铁骑赶到碧蹄馆附近寻找查大受部!

对面是三万余日军在围攻查大受,而自己只带了1000人马,是战是撤,必须马上做出选择!

李如松很快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一个令人敬佩而又可怕的选择。

李如松拔出宝剑,大呼一声,亲自率领1000 人马,以万夫不当之勇,杀入战场之中!

李如松援军的到来,给日军造成了一定的恐慌和混乱,但日军很快发现,李如松的援军只有数千人,而且主将居然是李如松,喜出望外,很快再度集结部队,将李如松和查大受部继续围困攻击!

人数上的劣势让明军处境十分危急,但李如松的这1000人马,是辽东铁骑精锐中的精锐部队,战斗力非常强悍,几乎都能以一挡十,因此勉强挡住了日军的攻势。

不过,李如松的处境一度十分凶险,一位日军金甲猛将率部围攻李如松,李如松被数十人围攻,性命堪忧,关键时刻,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梅射杀金甲猛烈,解救了李如松。

正当战场局势白热化之际,李如松安排的后队部将杨元率1000 人马赶到碧蹄馆。

杨元同样毫不犹豫率部杀入战场,他的出现改变了战场局势。

日军再度陷入慌乱,他们以为明朝军队的主力前来增援,已经无心再战,明军的强悍战斗力也让他们没有信心在碧蹄馆击败李如松,所以日军选择了撤退。

明军也损失不小,因此顺势撤退,碧蹄馆之战结束!

碧蹄馆之战,日军3万人围攻明军5000人,最后以双方主动退出战场而告终,明军伤亡2500余人,日军伤亡8000余人。

抗战时期抚顺的英雄人物 铁岭的抗日名将(5)

明将李有升阵亡,而日军则有小野成幸、十时连久、 池边永晟、 安东幸贞等数十位将领阵亡。

可见这场战役的激烈和残酷!

碧蹄馆之战,明朝和日本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而李如松又派遣查大受和李如梅率敢死队700勇士深夜奇袭龙山大仓,将日军的十三座粮仓全部烧毁。

日军粮仓被烧后,陷入困境,只能撤离王京,继续向南方逃窜,并要求停战和谈!

李如松于四月十九日开进汉城,五月十五日收复庆州。

至此,除全罗和庆尚二道部分沿海地区为日军所占领外,其余各地全部收复。

第一次抗倭援朝战争结束,东征提督李如松成为抗倭援朝的头号英雄和功臣!

公元1593年李如松回国述职,朝廷论功,加其为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

公元1593年,李如松又被封为辽东总兵。

但英雄的结局是悲惨而又凄凉的!

公元1598年,鞑靼土蛮侵犯辽东,李如松率轻骑追击捣巢,与数万鞑靼骑兵遭遇,李如松率所部三千余人浴血奋战,阵亡于抚顺浑河一带,连尸首都没能找到,终年五十岁。

正所谓,名将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

一代名将李如松死后,万历皇帝很悲伤,赠李如松为少保、宁远伯,赐谥号“忠烈”。

,
原文链接:http://www.8178.org/news/show-38870.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抗战时期抚顺的英雄人物 铁岭的抗日名将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标签: 平壤 日军 辽东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VIP套餐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手机版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